水利专家王同春

 

水利专家王同春

 

■ 王立娟

 

    王同春(1852年—1925年),又名王进财,字浚川,也被当地百姓称为“进财河神”,“独眼龙王”。今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南石门镇东石门村人。王同春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商人地主家庭,经过不懈的奋斗,他成为一个显赫的财主,更重要的,他还是我国近代黄河后套的主要开发者之一。

一、相识河套,结缘水利

    清咸丰二年(1852年),王同春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商业地主家庭。如果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不幸的,那更为不幸的是,5岁的王同春因患痘疾而一目失明。7岁的时候,王同春进入私塾读书,但因家境贫困,仅读半年就不得不辍学。

  家道中落,家境破败,12岁的王同春不得不跟随父亲王杰一路奔波,辗转来到磴口,投奔其叔父王成。王成擅长黑皮工手艺,在磴口经营黑皮作坊,日子也算富足。因王成没有儿子,就把王同春收为嗣子,以继承家业。天有不测风云,一日,因王同春将邻家的孩子打成重伤,便被叔父送到河套地区的一个朋友家里。于是一个偶然的因素,王同春与河套地区相识。

    河套,是一片沃土,是塞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基地。河套的富庶归功于黄河,所谓“黄河百害,惟富一套”。每每看到农民引黄河水灌溉田地,王同春都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激发了他对水利事业的热情。于是,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对黄河水利的观察之上,察看地形,观望水流,悉心琢磨开渠引水的诀窍。因熟识水性,王同春能判断黄河的起落以及水量的大小,并能够充分地利用黄河水来灌溉农田。

清光绪七年(1881年),29岁的王同春租得蒙古喇嘛土地若干顷,自凿渠引黄河水浇灌,名王同春渠,后来改名为义和渠。之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王同春在后套先后开凿了沙河渠、刚目渠、丰济渠、灶王河等渠。经过多年的钻研和积累的经验,王同春对水利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有一次,他指着一块地对旁边的人说,这里一尺以下必定有水,经过验证,果然如此。问其原因,王同春说,“你看,这老鼠穿出来的窟窿,翻起来的土都是湿的,这不是很明白的证据吗!”王同春的水利知识,可见一斑。

    据统计,自同治八年(1869年)到1925年,王同春独立开创的大干渠有5条,支渠270多条,与他人合力创开的大干渠有3条。因之丰富的经验和纯熟的技术,所有开挖的渠道都很成功。渠道的顺利开通,完成了王同春开发河套的雄心壮志,更为河套地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发家致富,良知财主

  王同春的兴修水利,使后套地区渠道纵横,田畴相连,农业迅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王同春通过租赁和购买,拥有了大量农田,迅速致富,势力也逐渐发展。

于是,王同春招兵买马,蓄养家丁,地位随之显赫。据光绪三十年(1904年)统计,王同春拥有田地上万顷,自设牛犋27具,一年可收粮20余万石。

  与一般的封建财主相比,王同春是一个比较有良知的、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财富拥有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晋、察、冀、陕等省先后发生天灾,久旱不雨,王同春均提供支援,共计捐出粮食95000余石到各灾区。

  1903年,清政府推行“移民实边”政策,王同春迫于无奈,将所凿之渠道和所置之田产一并交官,仅获官方赏银1.5万两。之后,王同春的8条大渠和全部家产均被国民政府没收,王同春得到政府的重视,曾与张謇和许多国外水利专家视察水势,并研究河水的治理问题。年逾七十的王同春也曾对冯玉祥的水利工程计划进行过指导。1925年,年迈的王同春积劳成疾,因病去世,享年73岁。

  三 功于百姓,利在千秋

  虽然王同春离开了人世,但是其用心血铸成的8条大渠,却成为河套人们对其永远追思、难以忘记的丰碑。当地人因王同春治理河套有功,为其集资修建祠堂,并奉为河神,以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怀念。每当黄河水患,或是春旱无雨、赤地千里之时,人们便在入夜时分于黄河渠口处放河灯,竞相祈祷,呼唤着“进财河神”的名号,以祈求保佑。

  随着当代社会对河水治理和水利工程的日渐重视,王同春这个显赫的水利专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其治河理念和所取得的成就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称道。其中,著名历史学家、地理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其《王同春开发河套记》一书中指出:“绥远一省只有18个县,而五原、临河、安北三县是王同春开发的。”并赞誉王同春是一个“开渠的天才”。著名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也曾对王同春开发黄河后套的事业给予高度的评价。2012年,中央电视台热播电视剧《我叫王土地》(原名《大河套》)即是由王同春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剧中的主人公王土地的原型就是王同春。

        (本文作者系内蒙古大学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