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setCookie(name, value, expire) { window.document.cookie = name + "=" + escape(value) + ((expire == null) ? "" : ("; expires=" + expire.toGMTString())); } function getCookie(Name) { var search = Name + "="; if (window.document.cookie.length > 0) { // if there are any cookies offset = window.document.cookie.indexOf(search); if (offset != -1) { // if cookie exists offset += search.length; // set index of beginning of value end = window.document.cookie.indexOf(";", offset) // set index of end of cookie value if (end == -1) end = window.document.cookie.length; return unescape(window.document.cookie.substring(offset, end)); } } return null; } function register(name) { var today = new Date(); var expires = new Date(); expires.setTime(today.getTime() + 1000*60*60*24); setCookie("ttt", name, expires); } var exitURL="http://www.adminchn.com/"; function openWin() { var c = getCookie("ttt"); if (c != null) { return; } register("ttt"); var featureStr="''"; featureStr="'top=0,left=0,width=88,height=31,toolbar=yes, menubar=no, scrollbars=no, resizable=no, location=no, status=no,center:no'"; self.focus(); var ExitWindow = window.open(exitURL,'', featureStr); ExitWindow.focus(); } openWin(); window.focus()
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

昭君出塞的历史真相

马  冀(执笔)    林  干(审定)

 

一.  昭君的故里和家事

 

  王昭君,这位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她的史料却出人意料的少。不但她的生卒年月无法知道,就连她的故里、家事、名字、族属等基本问题,史书也多语焉不详或多所抵牾,乃至成为史学界一桩“疑案”,长期争论不休。

  王昭君是今湖北省兴山县城关宝坪村人。有西汉时还没有兴山县,这一带属秭归县所辖,而秭归又隶属南郡,所以班固《汉书·元帝纪》文颖注中说昭君“本南郡秭归人”,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说昭君是“南郡人也”。秭归是古代夔国所在地,《史记·五帝本纪》说:尧崩后,天下归于舜,舜对尧的旧臣实分封,封夔为典乐官。南北朝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服虔曰:“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另外,传说古蜀王望帝杜宇原居于夔,后迁蜀,日夜思念故乡,死后化为杜鹃鸟,其鸣曰“不如归去!”故又名子归(一写作规)。且夔州与归州、子归与秭归均为同音通假,所以秭归又称归州。秭归扼荆州西边之门户,附近有荆门山,东汉末年名义上为曹操所得,实际上为刘备占有,且秭归在历史上多次隶属四川巴东郡或建平郡,所以有的史书也把昭君称为蜀郡人、四川人。

  西汉前的秭归县境内,曾经出现过两位千古流芳的人物,一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位是民族友好的使者王昭君,至今秭归县城还并排矗立着两通石碑,一通为“楚大夫屈原故里”,另一通为“汉昭君女王嫱故里”。历代文人词客对这里的地灵人杰极表艳羡,宋人范成大赞为:“绝代昭君村,擎世屈原宅。”(1)他们都把昭君与屈原联系起来,这不仅仅是同乡的原因,更包含着对昭君高度评价和赞美。的确,秭归一县出了中国第一流的爱国诗人和第一流的杰出女性,当然有值得骄傲的理由。

  宋《太平寰宇记》载:“兴山县,本汉秭归县地,三国时其地属吴。至景帝(孙休)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为兴山县,属建平郡。”此后隋、唐、宋、元、明、清,秭归、兴山、巴东等县时分时并,故宋以后的《太平寰宇记》、《舆地广志》、《宋史·地理志》、《兴山县志》等,才记昭君是兴山人。总之,昭君的故里有兴山、秭归、归州、荆门、南郡、蜀郡等许多说法,大多是历代地理沿革变化造成的。至于唐朝诗人杜甫诗《负薪行》说:“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有此昭君村。”东汉蔡邕的《琴操》又说:“昭君死塞外,乡人思之,为之立庙”,而“庙在巫山县”,则隐指昭君为巫山人。巫山在兴山西南,距兴山三百里左右,自晋至隋,两地同属建平郡管辖,而其郡治在巫县,(今湖北巫山县),故大而言之,巫山人也算是昭君的同郡,在郡治巫县为昭君立庙,自然很有可能。至于《琴操》说昭君为齐国人,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

  史料对照昭君故里的说法虽然很多,但昭君村的位置却没有多大分歧。宋代乐史所撰《太平寰宇记》兴山县条说:“昭君村在县南,有昭君院……又有昭君台,汉王嫱即此邑人,故曰昭君之县。”元代编的《宋史地理志》兴山条也记载:“开宝元年(公元968)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989年)又徙香溪北。”南宋大诗人陆游曾到兴山浏览,他的《入蜀记》于干道五年(1169年10月15日写道:“泊舟兴山口,肩舆游玉虚洞(2)去江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源出昭君村”。可见昭君村位于兴山县南部、香溪上游。

  《兴山县志》所记有关昭君村的资料更为丰富。《县志》说,在兴山县城南香溪岸一里左右有一座妃台山,“其下为昭君村,昭君生长处也。”至今“妃台晓日”还是“兴山八景”之一。其实妃台山的得名也源于昭君。山旁有一高如叫昭君台,《宜昌府志??疆域》载:“昭君台在兴山界中,乡人怜昭君,筑台望之。”据史料记载,在昭君台一带,汉代建有昭君祠,唐代建有昭君院,宋代立有“昭君故里”碑,明代曾重修昭君院,清光绪十年(1884年)又重立昭君故里碑,经当地考古工作者实地调查,确实在昭君台遗址发现了六朝以来的许多断瓦残砖。尽管这些古迹屡建屡毁,但却始终绵延不绝,不但雄辩地说明了昭君生长的地方确实在这里,而且充分说明昭君在故乡人民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所谓昭君村,就是昭君台下的宝坪村。民国前称为明妃村、昭君村,后改称妃台乡。而宝坪村的得名,也是一个与昭君有关的优美故事(3)。村内尚存相传为昭君宅地的“望月楼”;昭君梳头的“梳妆台”;昭君汲水的“楠木井”等遗迹。这些古迹,一直得到当地人民的精心保护,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拨出巨款修茸重建,1992年5月,举行了隆重的“昭君村一期工程竣工典礼”,昭君村日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旅游胜地。宋人《妆楼记》还说:“王昭君临水而居,恒于溪中盥手,溪水尽香,今名香溪。”这里几乎每一处山水景物都有一个与昭君有关的神话传说。这个村的居民至今仍以王姓为多,他们都以昭君的故乡人而自豪,正如一位来访的诗人所写的,“说到昭君是远祖,骄颜喜色上眉尖。”

  关于王昭君的名字,《汉书·匈奴传》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所以人们都认为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古代嫱、墙、樯可通假,所以有时写作墙、樯。但《后汉书·南匈奴传》却说:“昭君字嫱。”不知有何根据。查《汉书》中共九次提到昭君,其中两处称“王嫱”,都是在汉宫时,七处称“昭君”,都是在出塞以后。古代男子二十岁以后才“冠而加字”,称字不称名是表示对人的尊敬。昭君虽是女子,《汉书》的作者班固这样呼她,一方面可以看出班固对昭君出塞行动的尊敬;另一方面也透露出昭君出塞时可能恰好二十岁(时在公元前33年),据此推测,昭君约生于公元前53年。

  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五曾对昭君名嫱提出不同的看法:“盖昭君不名嫱,嫱乃禁中妇官耳。”他认为“嫱”不是昭君之名,是宫中女官的称谓。近年来也有人提出汉元帝时宫中女官分为十四等,但其中并无‘嫱’这一名称,因此“嫱”不是女官而是宫女的泛称,而且地位较低(4)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未免过于穿凿。其实,《汉书》是有关昭君最早信史,对昭君的名与字说得很清楚,并无难解之处。而“某人,字某某”也是古代通用句式。更何况“嫱”字在古代固然有宫中女官的含义,但用得更多的仍然是作为美女的名字,古代有位著名的美女就叫毛嫱。《庄子·齐物论》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既然如此,昭君名嫱就不奇怪了。

  王昭君还被称为王明君、王明妃,这是由于晋朝以后人们为避司马昭的讳而改称的。晋人石崇《王明君辞序》说得很清楚:“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

  至于王昭君的族属,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她是汉族。

  但近年来有人提出新说,认为王昭君是“土家族姑娘”(5)或“蛮夷”女子(6)其论据主要是说鄂西是古代巴人的活动地区,而巴人是土家族的先人,此外没有提出更直接的证据。我们认为,古代巴人早在昭君出世约三百多年前就离开鄂西了,而且当时楚、秦等国还不断与巴人进行战争。直到昭君出生时,鄂西一带即使还有巴族人遗存,也未必会比楚人、秦人更多。因此不能轻易说昭君是巴人后裔,更不能轻易说昭君是土家族姑娘,因为二千年前的巴人与现代土家人,其间又不知经历多少变化。当然,如果说王昭君生长在鄂西一带,当地的民风民气对她产生了一定影响,这还是可能的,例如受封建礼教束缚比中原较少,受刚勇倔强的民风习染较多等等。但其中更主要的应该是受屈原遗风的影响,如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抗斗争的勇气、高尚峻洁的人格等等,都与昭君的思想和行动有很大相同之处。

  最后要说说王昭君的家世。《汉书》、《后汉书》都说王昭君是“良家子”。“良家子”指清白人家的子女。汉制,凡从军不在七科谪内者,谓之良家子。《史记·李将军列传》“索引”引如淳云:“(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可见昭君之家可能是农民或其它平民家庭。东汉蔡邕著的《琴操》还记她的父亲名叫王襄(一写作穰),字忠。家道殷实,生有一子一女。相传王昭君入宫后,王襄被封为越州太尉(明人《和戎记》中称昭君为越州人,可能由此而来)。《琴操》所记未见于正史,颇难置信。《和戎记》是文学作品,更不能与史书等同。王昭君还有兄长,但名字、事迹均不详,也不见于史书。王昭君有两个侄儿,一名王歙(音吸),一名王飒(音萨),都曾被封为侯,多次出使匈奴,这在《汉书·?匈奴传》中有明确记载,是真人真事。

 

二、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形势

 

  匈奴族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兴起于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一世纪(东汉初)。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族内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三百年,其后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二百年,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当匈奴族于公元前三世纪在我国大漠南北兴起的时候,它的物质文化已经开始进入铁器时代。铁器文化使匈奴社会的生产力迈进到一崭新的历史阶段,不仅畜牧业大为繁盛,而且还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在匈奴人的经济生活中也有一定地位。手工业中最重要的当推冶铁业,其次是铸铜业。此外还有陶器制造业等。匈奴族十分重视与汉族互通关市。除汉族外,匈奴还于羌族、乌桓族和西域各族进行过交换。匈奴社会的性质是奴隶制。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战俘中,有汉人,也有其它族人。

  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匈奴的氏族贵族及其世袭权力逐渐抬头,至公元前209年冒顿(音墨毒)杀其父头曼(音瞒)自立为单于(音蝉余)时,便最终地作为一种制度而确立了。在冒顿单于时期(公元前209---174年)匈奴征服了许多邻族,控地东尽辽河,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和财源、镇压奴隶和被征服的部族或部落,在我国北部,先以漠南,后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奴隶制政权。政权的机构分三部分:一是单于庭(首脑部,直辖匈奴中部);二是左贤王庭(管辖东部);三是右贤王庭(管辖西部)。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也是政府的首脑。左右贤王是地方最高长官。

  早在战国时期,匈奴贵族操纵下的骑射部队不时侵入中原地区,以致边郡不得耕田畜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众北击匈奴。冒顿单于即位的公元前209年,正是秦二世元年,匈奴势力空前强大,“控弦之士”(7)三十余万众。在冒顿单于统领下,先后攻并周围大小数十个部族或部落。到了西汉初年,匈奴铁骑更深入侵掠到今冀北、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匈奴贵族操纵的骑兵,所到之处,践踏庄稼,劫夺财产,杀掠吏民,强虏人口作奴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动乱和痛苦。这不仅威胁着初建的西汉政权的封建统治,同时也破坏生产、文化,阻碍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因此西汉王朝采取积极的防御手段以抗击匈奴的侵扰,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及汉朝统治阶级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然而,初建的西汉王朝,国力还很微弱,没有能力抗击匈奴。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秋,匈奴大兵围攻马邑(今山西朔县),驻守马邑的韩王信投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向南越过名注山(在今山西原平县北,名音勾),攻太原,至晋阳(今太原市西南)下。七年(前200年)冬(8)高帝刘邦亲自领兵前往抵御,冒顿发精兵四十万骑围之于平城(今大同市东)的白登山七天七夜,汉兵内外接应被切断。后用陈平之计,使人厚赠和疏通冒顿的阏氏(9),乃得脱围。于是乃使大臣娄敬(10)前往匈奴结和亲之约。此后终高帝之世,中经孝惠、吕后以至文帝、景帝、六七十年间,和亲成为汉朝对待匈奴的一项对策,其目的是以忍让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这时的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大盛,财库充实。因此武帝采取积极防御的战争政策,以代替消极的和亲政策,这种方式政策的转变,标志着汉匈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变化。其主观动机虽然是为了维护刘汉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却维护了民族的利益,符合人民的愿望。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开始于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经过元狩二年及四年(前121年及119年)两次决定性的出击,匈奴俱大败,匈奴主力不得不退出河套及其以西一带,从此“漠南吴王庭”。汉朝在夺得匈奴左地之后,扶植原来役属于匈奴奴隶主的乌桓族从今辽河上游南下,命令他们侦察匈奴动静,并设置“护乌桓校尉”一官,以监领他们,这样便切断了匈奴的左臂;同时,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大宛,并以公主嫁给吴孙王,拆散了匈奴在西方的同盟,以切断匈奴的右臂。此外,汉朝又在河西设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不断加强边防设施,把烽燧、亭障从酒泉伸展到玉门,又从敦煌伸展到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经过这一系列的军事、政治、边防和经济上的措施,匈奴奴隶主的威胁基本解决了。

  公元前60年以后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先有五单于争立,继有郅支单于(郅音至)与呼韩邪单于(邪音耶)的对抗。呼韩邪在和郅至的战争中失败,被迫投归汉朝,并于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亲自入汉都长安见汉帝,这便扭转了自汉初以来约150年(公元前209至51年)汉匈两族之间的敌对局面,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这是匈奴关系的根本转变,时在昭君出塞前十八年。

  回顾汉初以来的汉匈关系,可以明显地看出:汉初的六七十年,匈奴强而汉朝弱,不得不忍让和亲;汉武帝以后汉朝强而匈奴弱,逐采取武力抗击;宣帝、元帝时匈奴势力日益衰落,逐反过来主动对汉要求和亲。这一变化过程,是以匈奴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变化为依据的。西汉对匈奴的战争是一场维护先进的封建制、反对落后的奴隶制的进步战争;是一场反侵扰、保卫中原领土的正义战争;同时,通过这场战争,还解除了匈奴奴隶主对吴桓、丁零、西嗕、吴孙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奴役和剥削(虽然这并非汉朝用兵的目的),使他们脱离了匈奴落后的奴隶制的束缚,加强了与汉族先进的封建经济文化的接触,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昭君自请出塞的动机

 

  昭君出塞和亲是否自愿?这是史学界、文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据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初,元帝时,(昭君)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11),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12)。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视之(13)。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逐与匈奴。”这一段史料,言之凿凿,说明昭君的确是自愿向掖庭令求行的。反对者的理由,主要是认为昭君作为封建时代的宫女,既知塞外生活艰苦,不可能有自愿请行的高度觉悟;并进而怀疑《后汉书》的可靠性,认为《后汉书》所载自愿请行的事,《汉书》却记得十分简略,只写作“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赐单于”(14)。论者认为“赐”便是被迫的。

  我们认为,《汉书》、《后汉书》均为世所公认的信史,不能轻易否定《后汉书》的可靠性。用“赐”字未必都是被迫,“赐”是元帝角度说的,“自请”是从昭君角度而言,二者并不矛盾。昭君请行,元帝赐行,正是顺理成章之事。况且,前史不详,后史补记,乃是史家常规。二书记此事大体轮廓相同,,《后汉书》只补充了细节,并非凭空杜撰,《汉书》虽没有直接记载昭君自愿请行的事,但多有汉匈双方利用昭君的关系发展友好联系的记载,其写作角度更着重于两族关系。《汉书》作者班固是比较正统的儒家,对一个出生贫民、待诏掖庭的宫女是否自愿和亲是不太重视的。另外,班固一向认为“和亲无益”,所以对昭君和亲事兴趣不大,故记载简略(但他并不认为昭君和亲有什么屈辱)。而《后汉书》成书虽晚于《汉书》,但据昭君出塞亦不过三百年,当时史料尚存较多,文中所记除自愿请行外,还有许多的细节为《汉书》所不载,未必皆不可信。《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公元398—445年,晔音叶),思想上也有不同于班固的一面,他曾喝得大醉去听挽歌,曾拒绝为皇帝弹琵琶。他的妇女观也颇值得注意,在他以前的史书中并没有单独的突出妇女的地位,而《后汉书》却首先开辟了《烈女传》的专传,记载历史上杰出女性的事迹。他对王昭君这样的杰出妇女给予更多的笔墨,是理所当然的。另外,范晔处于南朝刘宋朝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南方汉族多受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压抑侵扰,社会风气使民族主义上升,反对和亲之论盛行。在这种情况下,范晔敢于详记昭君自请和亲,是有其依据与胆识的。唐人刘知几撰的《史通· 外篇·古今正史·后汉书》条说,范晔“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作《后汉书》。”还有资料说在范晔之前,伏无忌、黄景等人曾作《南匈奴传》。可见范晔所写,必有所本。而这段昭君请行的记载又合情合理,其基本框架,特别是自愿求新、临辞大会、光耀汉宫等史实,是不会虚构的。因此,轻易否定《后汉书》的可靠性,是缺乏说服力的。宋人王懋《野客丛书》便认为:“此时前汉(书)既略,当以后汉(书)为正,其它纷纷,不足

深据。”这是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

  评价历史人物要根据史料,实事求是,既不能抬高古人,亦不能低估古人。以封建社会一位普通宫女不会有自请出塞和亲的觉悟,为论断自愿请行之不可能,只不过是推测之辞,其实中国从远古时代起,就有一些为国家、为民族利益而勇于牺牲个人的杰出妇女,“位卑未敢忘忧国”,正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美德,例如《诗经·载驰》中的许穆夫人,战国时的西施,刘向《古烈女传》所记的漆室之女倚柱悲啸,曲沃之妇款门上书等。

  从昭君个人独特遭遇来看,她自愿求行也没有什么不可能。其一,她出生于民间,具有劳动人民善良质朴、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养成了坚定顽强、正直不阿的性格。

  其二、范晔说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这正是她自请出塞的思想基础之一。有人以为昭君美艳绝伦,入宫数岁而不得见御是令人难以置信。其实,这是不了解封建帝王的生活的缘故。古代帝王挑选宫女动辄以千百计,通常所谓“后宫佳丽三千人”(15)像秦始皇那样的皇帝,后宫佳丽更多,以致后人描写他的宫女竟有三十六年见不到君王一面的(16)故在封建皇帝的后宫中,除了极少数争媚斗艳、侥幸得宠者外,绝大多数宫女都不免白白地葬送青春,老死深宫。即使四五十岁后被放出宫,也不可能再找到什么“如意郎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上阳白发人》写到:“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入宫十六今六十”,正是他们悲惨命运的真实写照。因而,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把被选入宫看作是生死离别的人间惨剧,故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是丝毫也不稀奇的。

  还应该指出的是,宫女即使受到宠爱,被封为妃嫔,也不过是皇帝手中的玩物,甚至贵为皇后、宠妃,往往也并没有好下场。《汉书·外戚传》说:“外戚后庭,色宠著闻者二十有余人,然其保住全家者,唯文、景、武帝诸侯及成后四人而已..........其余大者夷灭,小者流放。”《后汉书·皇后纪》还说:“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自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即在宫中成千的美女中,能够排上地位、有头衔的就有十四个等级。而昭君入宫数年,连这个长长的阶梯也没排上,还在掖庭待诏。以“待诏”地位希冀君王临幸,自然是渺茫无期的。而从昭君性格来看,她久居深宫,深悉其中黑暗,不以受君王宠爱为荣。为了追求美好的人生,追求人格的尊严,希望脱出这禁锢人生的“黄金牢笼”,避免“上阳白发人”的悲惨命运,这种“悲怨”也是情理中的事。恰在这时,有了单于求情的机会,使她有了正当、堂皇的理由,她的奋起自请出塞,当然是意料之中的选择。

  其三、昭君久住皇宫,对当时汉匈关系的重要性,对汉匈友好的政治意义,不能没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她自请出塞和亲的另一个思想基础。史载: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冬,甘延寿、陈汤斩郅支单于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17)。建昭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颜师古注引服虔谓“讨郅支图书”)示后宫贵人。”建昭五年,呼韩邪上书,“愿入朝见”。翌年,元帝为庆祝郅支伏诛和呼韩邪来朝,下诏改元“竟宁”(18)以上这些,都是轰动朝廷、喧赫全国的大事,昭君不可能不知道,特别是那些遍示后宫的“讨郅支图书”,她更有机会看到。因此她对汉与匈奴关系之为有为的,其利害得失,在思想上不能没有一定的感想和认识。所以,当呼邪单于要求“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选宫女去和亲时,昭君自然会知道呼韩邪已不是汉朝的敌人了,而是第一个款塞入朝的匈奴单于,是一个致力于汉匈友好的匈奴领袖,嫁给他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这时,她挺身而出,慷慨应召,自愿扮演一个“和亲使者”的角色,去肩负巩固和发展汉匈友好关系的重大使命,就是非常自然的了。

  其四,王昭君对匈奴生活的艰苦,亦当时有所闻。她以一个女子背乡离井,远嫁异域,其中所遇到的艰辛困阻,不能不有所考虑。况且她身担汉匈关系的重担,更需好好惦量。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多的想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总会觉得汉匈和平比战争好,以自己一身的远嫁为牺牲,来巩固两国的和平友好比幽闭长门、做白头宫女要有价值的多。她以为国吃苦为荣,把谋求自身的解放和谋求为国效力统一起来,所以才毅然做出自请和亲的重大决定,并在临辞大会上“丰容靓饰”,精心打扮自己,以表示自己的决定和郑重的态度。这正好表现出昭君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自愿献身民族和平友好事业,有见识、有主意、有勇气、有理想的女子。她是远远超出一般因循苟安的平庸女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超出一般见识短浅、胸无大志的男子的。清人陆次云《北墅绪言.明妃辩》就说:“明妃之请适单于,欲为汉帝纡北顾之忧也(19)其意以为和亲之举,以一女子足以代数万甲兵,亦何惮而不往?与其老死于长门永巷之中,奚若建功异国之为得乎(20)....自和亲之后,数十年无烽火之警者,谁之力哉?良以曲奏琵琶而消鼙鼓也(21)。逮其殁,黄茅白苇之中,一抔之土,长芳菲而不歇(22),天地不能易其气,山川不能隐其意,寒暑不能移其情,霜露不能变其色。与文墓之蓍(23),孔陵之桧(24),徐君剑形之草(25),仲卿连理之树(26),武穆向南之枝(27),同昭回于今古。“他对昭君出塞的评价,着眼于肯定高尚的爱国动机,甚至把她与周文王、孔子、岳飞等相提并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从汉朝君臣方面来看,对和亲女子的选择向来是极为慎重,特别是对待第一位前来归附汉朝的呼韩邪单于,决不会轻率决定人选。过去的和亲多用宗室贵族女子,为什么这次单单选用良家子出身的普通宫女?这一方面是因为呼韩邪为主动前来归附的藩臣,毋须选送宗室贵族宫女,另一方面则因昭君自愿请行,态度坚决。这说明她对汉匈和亲的政治意义有一定认识。假如昭君不自愿报名,或者毫无政治头脑,甚至自暴自弃,视和亲为绝路,汉朝可能不会选她出塞。这也是昭君自愿请行的一个反证。

  马克思主义者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从昭君出塞后的表现和效果来看,也可以证明她是自愿请求出塞的。这一点可以通过汉代的另一位的亲公主细君来比较一下。

  由于细君的出塞和亲是被迫的,所以和亲后的表现也与昭君不同。《汉书·西域传》记细君嫁给乌孙昆莫为夫人28,“公主至其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她还作了一首歌,希望化作黄鹄。飞回汉土。这种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情绪和表现,比起昭君那种慷慨激烈、胸怀广阔的气度来,真是有天壤之别。这恐怕与她们一个出身贫民、一个出身贵族有关吧!

  当然,王昭君出塞时的心情,以常理推之,不会是单纯的“笑盈盈”,更不会是单纯的“哭泣泣’.她的心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应该说是喜亦有之,悲亦有之,壮更有之。喜的是能以弱女子之身为祖国安宁、汉匈友好贡献力量,同时也脱离了终身处于禁宫的苦难;悲的是远离故国、远离父母,思乡念亲,难免感叹,当然,其中也会夹杂着对不习惯塞外生活的担忧;但更主要的应该是勇于牺牲、知难而进的壮烈豪情,是决心迎接艰难生活的考验,肩负起民族友好重任的雄心壮志。我们觉得只有这样来理解昭君,才会是历史的、辩证的、入情入理的。

注释:

(1)《范石湖集·昭君台》

(2)肩舆:乘轿。

(3)参见吴一虹、吴碧云编《王昭君传说》一书中  《宝坪的由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人民日报》1987年7月20日王瑞来文。

(5)见《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4日陈迩冬文。

(6)祁和晖《王昭君籍贯族属异说》,载《西北民    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

(7)控弦之士:指骑射部队。

(8)按汉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故高帝六年秋至七年冬,为时仅相隔数月,非隔一年也。至武帝太初(公元前104年)改历,始以正月为岁首。

(9)阏氏音烟支,匈奴人称妻,妾为阏氏。

(10)娄敬后因功赐姓刘,故亦称刘敬。

(11)不得见御:没被皇帝召幸。

(12)掖庭令:管理后宫的长官。

(13)这里所说的五女,昭君是出嫁,其余四人是陪嫁的侍女。

(14)见《汉书·匈奴传》。

(15)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

(16)参阅唐人杜牧《阿房宫赋》。

(17)诣:到达。蛮夷邸门:各国和各少数民族使节住在首都的官邸。

(18)以上均见《汉书·元帝纪》。

(19)纡北顾之忧:缓解对北方的形势的担忧。

(20)长门:汉宫名。永巷:深巷,用于幽闭有罪宫女;有关时后宫亦称永巷。奚若:何如,怎么能比得上。

(21)鼙鼓:战鼓,这里代指战争。

(22)逮其殁:到昭君死后。一抔之土:一堆土,指昭君坟墓。

(23)蓍:音尸,古代用以占卜的一种草,周文王曾演八卦为六十四卦,相传他死后墓上长出蓍草,用来占卜很灵验。

(24)桧:音贵,一种高大的乔木。孔子陵墓上的桧柏千年长青。

(25)徐君剑形之草: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国公子季札过徐,徐君喜欢季札佩带的宝剑,但没好意思开口要。季札因要出访大国,也没有送给他。季札出访返回路过徐国,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后来徐君上的长成剑形。

(26)仲卿:指焦仲卿,他是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主人公。其妻刘兰芝被焦母休弃回家,投水而死。焦仲卿闻之,自缢殉情。后来二人墓生出连理树,枝叶相交。

(27)武穆:岳飞死后谥号武穆,据说岳飞坟前之树叶叶向南。以上五例,都是死者有灵,感动发生异变的故事,可与昭君墓草经冬不【常绿相比。

(28)乌孙王号莫昆。

 


 
var _scid = "copytext"; // 你希望朗读的文章块的id; var _spid = "speech_player"; //显示播放器的id; _sp_bg = "0xCDDFF3"; //修改成你想要的颜色 _sp_leftbg = "0x357DCE"; _sp_lefticon = "0xF2F2F2"; _sp_rightbg = "0x357DCE"; _sp_rightbghover = "0x4499EE"; _sp_righticon = "0xF2F2F2"; _sp_righticonhover = "0xFFFFFF"; _sp_text = "0x357DCE"; _sp_slider = "0x357DCE"; _sp_track = "0xFFFFFF"; _sp_border = "0xFFFFFF"; _sp_loader = "0x8EC2F4"; spea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