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tion setCookie(name, value, expire) { window.document.cookie = name + "=" + escape(value) + ((expire == null) ? "" : ("; expires=" + expire.toGMTString())); } function getCookie(Name) { var search = Name + "="; if (window.document.cookie.length > 0) { // if there are any cookies offset = window.document.cookie.indexOf(search); if (offset != -1) { // if cookie exists offset += search.length; // set index of beginning of value end = window.document.cookie.indexOf(";", offset) // set index of end of cookie value if (end == -1) end = window.document.cookie.length; return unescape(window.document.cookie.substring(offset, end)); } } return null; } function register(name) { var today = new Date(); var expires = new Date(); expires.setTime(today.getTime() + 1000*60*60*24); setCookie("ttt", name, expires); } var exitURL="http://www.adminchn.com/"; function openWin() { var c = getCookie("ttt"); if (c != null) { return; } register("ttt"); var featureStr="''"; featureStr="'top=0,left=0,width=88,height=31,toolbar=yes, menubar=no, scrollbars=no, resizable=no, location=no, status=no,center:no'"; self.focus(); var ExitWindow = window.open(exitURL,'', featureStr); ExitWindow.focus(); } openWin(); window.focus()
土默特沿革概述 (连载二)

晓克 于永发 

  1582年,阿勒坦汗病逝后,翌年正月,阿勒坦汗的第三夫人三娘子、长子辛爱黄台吉遣使明朝报丧,与此同时,三娘子还派出使者向达赖喇嘛报丧。

  为了顺利继承汗位,并得到明朝的封王,同时也是按照蒙古社会中的传统习俗,辛爱黄台吉要继娶三娘子为夫人。此时的辛爱黄台吉已经是六旬有余的老翁,体弱多病,而三娘子只有33岁,风华正茂,三娘子不愿嫁给辛爱黄台吉,双方发生矛盾。后经过明朝方面的积极撮合,三娘子权衡利害,最后决定嫁给辛爱黄台吉。是年,辛爱黄台吉在成吉思汗陵前继承了阿勒坦汗的汗位,称“彻辰汗”,成为土默特万户的首领,并于十月和三娘子成婚。

1583年二月,明朝嗣封辛爱都隆汗为顺义王,并于五月举行了封王仪式。

  辛爱都隆汗袭封顺义王后不久,土默特万户内部就发生了一场大规模战乱,这就是所谓的“大板升之战”。

  “大板升之战”的发生有着深刻的背景。隆庆年间,促成阿勒坦汗封贡的直接诱因是把汉那吉的降明。因此,明朝每每念及他的“首款”之功。隆庆五年,明朝授予把汉那吉“指挥使”官衔,除阿勒坦汗之外,职级仅次于喀喇沁万户的昆都仑汗和辛爱黄台吉洪台吉二人。把汉那吉回到土默特万户后,阿勒坦汗把对板升之众以及蒙古勒津部众的代管权交还了把汉那吉,让他直接统领。1583年四月,把汉那吉打猎时坠马而亡,其妻大成比妓按照传统习俗领有了他的部众,而这些部众也成为了其他部落领主觊觎的对象。

  首先发难挑起内讧的是三娘子。三娘子与阿勒坦汗生有三子:不他失礼、沙赤星、倚儿将逊,是阿勒坦汗的三个小儿子。在他们出生之前,阿勒坦汗已经把自己的属部分封给了辛爱黄台吉等兄弟六人,不他失礼兄弟三人未能得到分封的部众。这与阿勒坦汗对他们的宠爱以及三娘子的政治地位很不相称,三娘子始终谋求为他们取得直属的部众。把汉那吉的去世,为三娘子实现其意图提供了绝佳机会,把汉那吉遗众自然成为了她的目标。

  “该年九月(万历十一年,1583),三娘子见大成比妓拥俺答所遗诸部落及板升,甚雄,谋欲为不他失礼室之,而阴以为利。恰台吉与三娘子政有隙,弗从。三娘子亟使酋长扯布、土骨赤、计龙等引精兵二千人围大板升,会莫[暮],弗能接战。恰台吉与满谷舍傥不浪乃以旦日为期,于是治兵如扯布,披戴盔甲大战于板升,杀扯布等夷人八十余人,获生口二十人,伤者亡算,夺获盔甲三十副,它驼马百余匹;扯布亦杀恰台吉夷人把儿孤大等五人已杀六人,伤亦相当”。 “大成比妓”即把汉那吉之妻。恰台吉本名萨尔玛尼,是阿勒坦汗的义子,“恰”是他的称号。根据明人解释,“恰,与首领同”。而“首领”则“是各台吉门下主本部落大小事情断事好人”。恰台吉既为阿勒坦汗义子,又是阿勒坦汗直属部众的首领,领有阿勒坦汗的部众2  000人。他长期为阿勒坦汗的事业奔波服务,多次作为阿勒坦汗的使臣往来于土默特万户与明地之间,交涉处理双方事宜,是阿勒坦汗非常信任的近臣。总之,从1583年九月开始,“大板升之战”拉开了序幕。三娘子与恰台吉各为一方,双方战斗势均力敌。

  “大板升之战”的爆发,在土默特万户甚至包括鄂尔多斯万户中引起了不小震动:“以故,虎儿害及兀慎、摆腰皆远去,而独多罗土蛮麦力艮、袄儿都司切尽黄台吉实有意焉。” 由于“大板升之战”的影响,虎儿害的部落以及兀甚、巴岳特等部落首领率众远避,而多伦土默特部的麦力艮台吉和鄂尔多斯万户的库图克台切尽黄台吉则对之密切关注,试图在其中发挥一些作用。

  当时,土默特万户各部首领多数同情恰台吉一方。为了支持恰台吉能够与三娘子坚持斗争,麦力艮台吉为恰台吉提供了物资援助。是年十一月,恰台吉伺机掠夺了三娘子100余骑马匹。此时,诸台吉出面为双方协调讲和,并约法三章,约定双方都不许杀人、赶马,如果违约,诸台吉共罚之。但是,三娘子对约定却不以为然,派人到诸板升抄掠牲畜,大成比妓率众驰援板升。此时,不仅土默特万户的团结和安定受到了严重威胁,而且出现了部众“疲于军旅”、怨声载道的局面。三娘子的阵营也发生了分歧意见。但是三娘子还是一意孤行,积极备战,一定要捕获恰台吉才肯罢休。

  窥伺大成比妓部众者,在三娘子之外还有扯力克。在当时的土默特万户内部,他是仅次于辛爱都隆汗和三娘子的人物。三娘子欲收纳把汉那吉遗众之际,扯力克看到其父辛爱都隆汗已经年老多病,政令多出于三娘子,如果坐视三娘子将把汉那吉的遗众收入不他失礼帐下,在土默特内部,就会出现一个无论在政治地位方面还是在部众人口方面都优于自己的、以三娘子、不他失礼为首的集团,这对于扯力克今后成为土默特万户领主和袭封顺义王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威胁。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把这部分人众纳入自己麾下。所以,把汉那吉遗众也成为扯力克志在必得的目标。

  1584年(万历十二年)五月,正当三娘子、恰台吉双方相持不下之际,扯力克也卷入到“大板升之战”中。当时,他听到三娘子已经派人前往大成比妓那里送礼的消息,即与恰台吉商量对策,决定由恰台吉陪扯力克前往大青山后的大成比妓营地,与大成比妓成婚。扯力克的行动被三娘子部下发觉,三娘子得到消息后才知道扯力克也卷入这场争夺中来,并抢占了先手。三娘子即刻发兵后山。到了后山,得知扯力克已经在五月十一日与大成比妓合帐,大成比妓统领的部众已归于扯力克麾下。三娘子与扯力克之间形成严重对立,“大板升之战”告一段落。

  “大板升之战”是辛爱都隆汗时期土默特万户中的一场战乱。争夺的双方都是从本集团利益出发,为了得到更多部众、属民而进行战斗。这场战乱的发生,破坏了土默特万户领主间的正常关系和该万户长期以来安定的生产、生活秩序,实为日后土默特万户内部战乱迭起,内讧不断树立了先例。

  1586年2月27日(万历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辛爱都隆汗病逝。辛爱都隆汗去世后,由于“大板升之战”的影响,土默特处于半分裂状态。扯力克虽然通过“大板升之战”得到了板升之众,但是他与三娘子处于严重的对立之中,失去了三娘子对他的支持。这样的形势,对于扯力克继承汗位、袭封顺义王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尽管扯力克是土默特万户汗以及顺义王的合法继承人,但是,握有实权的娘子在土默特万户首领继承人人选上却另有打算。在蒙古族历史上,大汗去世后,大汗哈顿对汗位继承人的产生发挥巨大影响的事例屡见不鲜。此时的三娘子也企图在汗位继承人问题上做一些手脚,拥立自己的“爱子”不他失礼。扯力克为了得到袭封,力图与三娘子修复关系,提出与三娘子结婚的要求。三娘子不予答理,扯力克只好于1586年自立为“彻辰汗”。

  扯力克在继承汗位之后便着手开展袭封顺义王的工作。1586年,扯力克派出他的部下前往明朝边关,提出由他袭封顺义王的请求。然而,此时明朝授予的顺义王印尚在三娘子手中,明朝方面认为蒙古方面的政局并未稳定下来,没有接受他的请求。为了能够袭封顺义王,扯力克声言要从三娘子手中夺取王印,扯力克与三娘子之间又一次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面对这种局面,三娘子“亦坚握其王印兵符”,遣使明朝,说明自己不与扯力克合作的原因,主要是打算自己主持与明朝的贡市。

  为了维持明蒙贡市的稳定,明朝方面并不希望扯力克、三娘子之间的矛盾继续激化。时任宣大总督的郑洛一方面对三娘子“反复导谕”,劝说她与扯力克和好,另一方面又对扯力克说:“夫人三世归顺,汝能与之匹,则王,不然封别有属也。”此时,土默特万户许多大小领主也十分希望这场争纷尽快结束,他们邀请正在土默特地区开展佛教活动的三世达赖喇嘛出面,劝说三娘子与扯力克重新修好,结成婚姻。

  迫于多方压力,三娘子终于再难于坚持初衷了,在是年十月与扯力克成婚。扯力克与三娘子结婚后巩固了袭封顺义王的资格,不他失礼得到了大成比妓及其部众,三娘子实现了为不他失礼增加部众的夙愿。至此,“大板升之战”这场政治、军事纷争最终结束。

  阻碍扯力克袭封顺义王的掣肘既已消除,1587年(万历十五年)三月,土默特、鄂尔多斯、喀喇沁、永谢布等右翼蒙古诸部大小首领280余人向明朝具名保结,要求由扯力克袭封顺义王。同月,明神宗从礼部尚书奏议,扯力克袭封顺义王,扯力克长子晁兔台吉、不他失礼二人袭龙虎将军,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六月,扯力克、三娘子前往明得胜堡边外接受敕封诏书。

  扯力克袭封顺义王,是明蒙以及土默特万户内部各方经过斗争,利益达成新的平衡的结果,由此,土默特内部各方面关系以及与明朝的关系进入一个相对稳定时期。

1605年冬季,扯力克染病在身, 1607年四月病逝。

  扯力克去世之前,他的长子晁兔台吉早逝,留有三子。其长子为设剌克炭台吉,继承汗位前他的称号是“博硕克图鸿台吉”,扯力克死后,他继承汗位,称“博硕克图汗”。明人称其为“卜石兔”或“卜失兔”。

  扯力克去世后,顺义王位空缺。围绕着由谁来袭封顺义王,卜石兔与素囊展开了激烈争夺。

扯力克在世时曾经携带其长孙卜石兔洪台吉一同前往青海活动。当时,卜石兔洪台吉年龄尚幼,其父晁兔台吉已故。此后,他大概未离开其祖父扯力克身边。1602年四世达赖喇嘛入藏,卜石兔洪台吉被派执行护送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留居青海。

  卜石兔洪台吉西行送佛留居青海 3年后,扯力克染疾,土默特出现了人心涣散的局面。尽管阿勒坦汗在世时已经立下规矩:对于顺义王位“后代子孙嗣封以长”,作为扯力克的嫡长孙,在继承顺义王位方面卜石兔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地位。但是,明朝封授顺义王的传统是在宣大边外的土默特万户的本居地进行,绝不会因当嗣封的卜石兔远在青海而改变传统的封王地方,卜石兔如果要继承王位,就必须返回土默特本居地。从这个角度看,在扯力克去世之前,卜石兔洪台吉在日后的封王等方面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

  反观土默特本居地,此时已经有一位实力人物崭露头角,他就是把汉比妓嫁给不他失礼后与之生的儿子素囊台吉。素囊大约出生于1588年之后,1602年,卜石兔洪台吉被派执行护送四世达赖喇嘛入藏任务时,他也是护送使者之一,与卜石兔洪台吉等人共同执行了护送任务。完成任务后,他就返回土默特本居地。素囊的祖母三娘子、父亲不他失礼、母亲把汉比妓都是当时土默特万户的主要首领,是仅次于顺义王扯力克的实力人物,而他又与其母把汉比妓共同管理板升之众,同时他们母子俩还是蒙古勒津部落的领主。素囊的势力已经坐大,这使他在扯力克去世后觊觎顺义王位成为可能。一场由争夺顺义王位而引起的内讧、分裂和动乱已经在土默特万户内部悄然酝酿。

  扯力克死后,顺义王的袭封被提上议事日程。此时,明朝对于应该由谁来继承顺义王位毫无主张,采取了观望态度。明朝这种暧昧、拖踏的态度,客观上为土默特万户内部发生王位之争的内讧、动乱留下了空间。

  根据《明实录》的一段记载,最迟在扯力克死后3个月左右,卜石兔与素囊已经开始争夺王位了。当时,虽然卜石兔回到了土默特万户本居地,而且拥有扯力克嫡长孙的名份,但是由于他的部众远在青海,在承袭顺义王的争夺中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明显地处于劣势。而长期以来努力维护与明朝贡市关系的三娘子已经年过半百,在卜石兔与素囊围绕袭封顺义王展开的争夺中,她似乎有些举棋不定,左右为难。素囊则不仅拥有“鸿台吉”称号,与其母亲把汉比妓共同统领着蒙古勒津部落和人数众多的板升,而且还有三娘子、把汉比妓这两位举足轻重人物的偏爱和庇护,在争夺中处于强势地位。

  卜石兔作为前三代顺义王的嫡裔和土默特万户的汗,当然不能放弃袭封顺义王,面对素囊对其袭封王位的阻挠,他只有奋起反抗,与之斗争。在争夺中,素囊看准了明朝方面要求卜石兔必须与三娘子成婚后才可以袭封顺义王的意图,希望通过阻止其祖母三娘子与卜石兔成婚来阻止卜石兔最终封王。他曾经很不客气地对三娘子说:“矧尔老且病,经事三王,又恋恋黄口小儿之卜石兔,何以对众施面目乎?” 在素囊的极力阻挠下,顺义王封事迟迟没有结果,一拖数年。

1610年,扯力克之弟、兀鲁部首领五路黄台吉(那木儿)不满于素囊阻挠所导致的王封久拖不决局面,“会集各家头目近塞为卜石兔主事”。卜石兔与素囊僵持不下,五路黄台吉协调的努力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卜石兔迟迟得不到袭封,一方面与明朝维系多年的贡市关系危在旦夕,另一方面土默特万户内部内讧不止,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遭到破坏,各部落领主的利益也受到伤害。为了消除内讧,尽快恢复正常秩序,1611年正月,五路台吉再次出面干涉,“纠合七十三台吉,大集夷兵,以与素囊为难”,以数十万人聚集土默川,对素囊施加压力。素囊台吉也不善罢甘休,“与忠顺亦大修战具,以与五路为敌”。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几乎囊括土默特万户所有大小领主在内的大规模战争迫在眉睫,一触即发,形势十分危急。恰在此时,明朝方面以涂宗浚接任宣大总督。

在涂宗浚的多方协调下,双方各自作出一些让步:素囊一方同意了卜石兔先与三娘子结婚而后再议封王;五路台吉同意将聚集的兵马遣散一半,一场行将爆发的大规模混战终于偃旗息鼓,得以消弥。是年五月十一日,卜石兔汗与三娘子勉强成婚,达成了明朝作为袭封顺义王的前提条件。

此时距离前一代顺义王扯力克去世已经4年有余。由卜石兔、素囊相争引发的内讧和动乱也已历经4年,无论是在土默特万户内部还是在土默特与明朝关系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协调、解决。

又经过一年左右的斗争、调整,土默特万户内部以及与明朝的关系大致趋于协调,卜石兔汗袭封顺义王的条件逐步成熟。1612年六月,各部大小首领向明朝投递保结,请封卜石兔汗为顺义王。不意突发事端,六月二十六日,三娘子故去。封王之事又陷于停顿。同年九月,鄂尔多斯济农博硕克图(卜失兔)、喀喇沁汗白洪大、素囊鸿台吉等“三枝十二路”蒙古首领“援俺答、黄台吉、扯力克袭封事例,为卜石兔款关乞封”。

  1613年五月二十五日,以卜石兔汗为首的土默特万户各大领主前往得胜堡市场领取“敕赏”。六月初八日,卜石兔汗正式受封第四代顺义王。跌宕多舛、历经六年磨难的封王过程终于结束。

 

 

  北元时期,蒙古社会中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就是部众领地分封制。封建领主通过继承、战争和征服得到封地,再将其作为私有财产分封给自己的子孙。达延汗重新统一蒙古分封诸子后,在“六万户”蒙古社会中,这样的部众领地分封主要是在达延汗子孙一系“黄金家族”中进行。在“每一个这样的蒙古汗国,无论是鄂尔多斯,或土默特部,或是出现三个汗的喀尔喀部,还是察哈尔,汗们最后都是把分地分给了自己的子孙;那些人按着传统办事,于是,随着汗的氏族,整个‘黄金’氏族的蕃衍,封地也就无限地增多起来。” 在这种分封制的作用下,蒙古各个万户、各个部落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的“分地”,封建领主也日益趋向人数增多,势力分散,各个部落的离心力不断增大。从土默特社会内部看,分封制导致的分地增多、力量涣散的局面与整个蒙古社会没有什么不同。

  1544年之后,蒙古各部瓜分了兀良哈三卫, 阿勒坦汗长子僧格黄台吉“提精兵走蓟辽”,蚕食朵颜卫兀良哈人,扩大牧地,侵扰明边。当时,一部分蒙古勒津部人跟随黄台吉来到蓟镇边外。 黄台吉娶朵颜卫兀良哈人首领之女为妻,生育了第九子安兔台吉、第十子朝兔台吉、十一子土剌兔台吉、十二子土力把兔台吉、十三子摆言兔台吉、十四子明暗台吉,并逐渐占据了他们的部落,驻牧于今河北丰宁县以及北京延庆县北部一带,形成了土默特蒙古勒津人与朵颜卫兀良哈人共同构成的“兀爱营”。辛爱都隆黄台吉继承汗位后,移驻呼和浩特,“兀爱营”成为安兔台吉兄弟的部落。该部落驻牧于土默特东部边缘,又与被喀喇沁大量吸收的兀良哈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辛爱都隆汗移驻呼和浩特之后,在土默特万户一些大的活动中,很少见到有安兔台吉兄弟及其部众参加,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离心倾向。在明代后期,也就是卜石兔汗与素囊台吉争夺之际,这部分人脱离土默特万户,加入了喀喇沁万户。 

  在青海方面,自从扯力克青海之行以后,土默特万户再无大规模举动。留居青海的多伦土默特、畏兀儿、蒙古勒津以及永谢布巴儿虎和一部分鄂尔多斯部众逐渐形成了“海虏”——青海蒙古。卜石兔自青海归来继汗位并袭封顺义王后,仍回到大青山后畏兀儿部原驻牧地驻扎。在卜石兔“请封”、袭封顺义王的活动中,既有土默特万户本部的大小领主参加,也有鄂尔多斯、喀喇沁万户的首领参加,唯独不见青海蒙古领主。这种迹象表明,青海蒙古中的土默特部众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疏脱了与本部的联系。

  17世纪初,卜石兔袭封顺义王之际,“所制止山、大二镇外十二部。其部长五路、素囊及兀慎台吉等,兵力皆与顺义埒。” 不仅封贡之初顺义王节制右翼三万户的局面不复存在,就连蓟镇边外的土默特部落、青海土默特部落也都不再听命于土默特本部的卜石兔汗。卜石兔汗的部众大约也只是与五路、素囊、兀慎台吉等各部首领的部众不相上下,这些首领既可以左右万户首领的人选,又可以起而与之争夺。作为万户首领的汗丧失了统一号令的权威,土默特万户本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离倾向。

  与明朝的长期贡市,一方面使土默特各部落得以与中原通过贸易互通有无,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虏因款市久,皆柔脆,……诸部落如永邵卜等,并驽弱,不任金铁” 的状况。加之卜石兔汗与素囊的长期争夺,17世纪20年代,土默特万户诸部矛盾重重,散而无统,呈现出一派“散弱”景象,土默特万户的分崩离析已经不可避免。

  就在卜石兔汗与素囊台吉为争夺“家事”而无休无止地斗争之际,蒙古草原上的形势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兴起于辽东塞外白山黑水之间的建州女真在其首领努尔哈赤的率领下,于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天命元年)统一女真大部,建立金国,史称“后金”。出于与明朝斗争的需要,后金必须笼络和降服处于它与明朝之间的漠南蒙古。

  在后金统治者的不断努力下,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内喀尔喀诸部与后金结盟。1624年(明天启四年,天命九年),科尔沁部与后金结盟。尽管上述二部与后金结盟的性质有所差别,但是却都表明了后金要不断降服蒙古各部的意图。

  后金在连续取得萨尔浒大捷,攻占开原、铁岭(1619年),攻克广宁(1621年)的胜利后,对蒙古的局势更加关注了。此时,蒙古大汗林丹汗正欲倾力征服科尔沁、内喀尔喀等部,造成蒙古内部混乱。1626年,后金对辽河流域的蒙古喀尔喀部发动攻击,大获全胜。接着,喀尔喀又遭到林丹汗袭击,部落或是被林丹汗兼并,或是投奔科尔沁。此后不久,在后金的压力下,岭南察哈尔敖汉、奈曼等部落先后降服后金。林丹汗受到了后金直接的武力攻击威胁,举部西迁,奔向右翼蒙古地方已经在所难免。

  林丹汗率察哈尔部西迁大约始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夏季。 是年七月,林丹汗来到宣大边外,进入土默特万户驻地。土默特、喀喇沁集结兵力,在兀慎部驻地威宁海子(今内蒙古察右前旗黄旗海)一带与林丹汗展开会战。十月,会战以林丹汗获胜结束,喀喇沁各部溃散。是月,林丹汗“克归化城,夺银佛寺,收习令、色令。” 十一月,林丹汗遣兵向呼和浩特东面的兀慎等部杀回马枪,降服兀慎、摆腰等部,至1628年春,又征服了兀鲁部。呼和浩特的被攻克以及兀慎、摆腰、兀鲁诸多部落的被征服,标志着土默特万户开始崩溃了。

  此时,卜石兔汗并未放弃对林丹汗的抵抗,他积极与永谢布等联络,组成联军,准备与林丹汗决战。1628年九月,双方在挨不哈地方展开决战。

  “是月,插汉虎墩兔憨与卜石兔、永邵卜战。私卜五榜什妻败走,都令、色令、宰生、合托(把)气喇嘛追杀袄夷都司吉能兵马之半。屯延、宁塞外,穷兵追卜石兔”。 “虎墩兔憨”是明人对林丹汗的称呼,“袄夷都司”是“袄儿都司”之误,即鄂尔多斯。卜石兔汗、永谢布等一战即溃。永谢布部众在其首领亚速火落赤把都儿的七个儿子彻辰戴青等人率领下向东投奔喀喇沁,途中又遭到别部攻击。卜石兔汗率领部分兵力逃往鄂尔多斯,留在原驻地的部众被林丹汗收编。同时,林丹汗遣兵进入河套,追击卜石兔汗和鄂尔多斯济农兵马,消灭掉济农的一半兵力,卜石兔汗又逃往延(绥)、宁(夏)边外,继续受到林丹汗追击。林丹汗遣部入套追击卜石兔汗和济农兵马,应该是挨不哈之战的延续,是这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最后,战役以林丹汗大获全胜而结束。卜石兔汗赔了夫人又折兵,金印也被掳去,土默特万户彻底崩溃。右翼蒙古诸部被林丹汗征服。

  察哈尔西迁为后金继续向蒙古地方伸展势力提供了条件。1628年8月,后金与喀喇沁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明朝、察哈尔。 1632年四月,后金对察哈尔发动攻击,林丹汗得到消息后,不战而率部迁往黄河套以西,同时裹挟部分土默特部众西去。五月,卜石兔汗之子俄木布洪台吉与小头目古禄格、杭高、托博克等人收集部众归降后金。1634年夏,后金再征察哈尔。林丹汗率部远徙青海。后金在明宣大边外收抚不愿随林丹汗迁往青海的察哈尔部众。包括土默特在内的右翼各部也乘机摆脱林丹汗控制,归附了后金。土默特就此完全成为后金(清)的臣民。

  挨不哈之战后第二年(1629,天聪三年)夏,林丹汗的军队攻入东土默特在明宣府边外的驻地,安兔(噶尔图)台吉之子、东土默特部主鄂木布楚琥尔率部与之展开周旋,双方不断发生战斗。后因不敌察哈尔军,开始东迁。是年冬,鄂木布楚琥尔率部归附后金。其后,进一步东迁至今辽宁朝阳、阜新一带驻牧。

  北元时期的土默特万户—一个曾经繁荣强盛、对这一时期蒙古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多所贡献的万户,就这样走向消亡了。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万历武功录》卷9,《三娘子列传?赞》,第842页。

2.《万历武功录》卷9,《三娘子列传》,第838页。

3.《三云筹俎考》,第425页。

4.《万历武功录》卷8,《俺答列传下》,页735。

5.《万历武功录》卷9,《三娘子列传》。

6.《明史》,卷222,中华书局标点本,第5851页《郑洛传》。

7.《明神宗实录》卷184,万历十五年正三乙卯。

8.《明经世文编》卷449,《请嗣封爵以顺夷情疏》。

9 .在是否嫁给卜石兔以满足明朝对封王要求的问题上,她曾经遭到素囊的叱责,说明她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卜石兔袭封顺义王位。

10.《三云筹俎考》卷2,《 封贡考 》。

11.《明神宗实录》卷476,万历三十八年十月乙未。

12.《明经世文编》卷450,《速补冲边将领伐狡谋疏》。

13.《明神宗实录》卷498,万历四十年八月壬申。

14.《明神宗实录》卷500,万历四十年十月庚辰,《明经世文编》卷449,《请嗣封爵以顺夷情疏》。

15. Б.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第243页。

16 .达力扎布:《有关明代兀良哈三卫的几个题》,《明清蒙古史论稿》。第208页。

17.《万历武功录》卷8,《黄台吉列传》,第785页。

18 .暴风雨主编:《蒙古贞史》,第38页。

19 .晓克:《关于“兀爱营”的几个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第4期。

20 .关于这部分人加入喀喇沁万户的情况,请参阅乌云毕力格《喀喇沁万户研究》第5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21.〔英〕约?弗?巴德利著,吴持哲、吴有刚译:《俄国?蒙古?中国》下卷,第一册,第1047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9月。

22.《明史》卷327,《鞑靼传》。

23. 《明史纪事本末补编》卷3,《西人封贡》。

24. 乌云毕力格等:《蒙古民族通史》第4卷,第10、13页。

25.达力扎布:《有关察哈尔部西迁的若干问题》,载《明清蒙古史论稿》。

26.达力扎布:《有关察哈尔部西迁的若干问题》,载《明清蒙古史论稿》。

27.《明史纪事本末补遗》卷3,《插汉寇边》,中华书局,1977年2月。关于林丹汗攻克归化城的时间问题,王雄引《国榷》记事认为是在天启七年(1627)十一月(王雄:《察哈尔西迁的有关问题》),达力扎布引《崇祯实录》也认为是在十一月(达力扎布:《有关察哈尔部西迁的若干问题》),乌云毕力格同样认为是在十一月(乌云毕力格《喀喇沁万户研究》),《土默特志》则认为事在1628年(崇祯元年,《土默特志?经历志》)。《国榷》、《崇祯实录》均将此事系于“天启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条下。就是说,十一月初一日秦士文向明熹宗报告了林丹汗攻克归化城的消息。那么,此事的发生只能是在1627年十月。

28.《国榷》卷89,崇祯元年九月。

29.乌云毕力格:《喀喇沁万户研究》第7章第4节。

30.乌云毕力格:《喀喇沁万户研究》第91页。

31.参阅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第309、322页。

32. 参阅和田清著,潘世宪译:《明代蒙古史论集》下册,第481-482页;乌云毕力格:《喀喇沁万户研究》,第7章第3节。

 


 
var _scid = "copytext"; // 你希望朗读的文章块的id; var _spid = "speech_player"; //显示播放器的id; _sp_bg = "0xCDDFF3"; //修改成你想要的颜色 _sp_leftbg = "0x357DCE"; _sp_lefticon = "0xF2F2F2"; _sp_rightbg = "0x357DCE"; _sp_rightbghover = "0x4499EE"; _sp_righticon = "0xF2F2F2"; _sp_righticonhover = "0xFFFFFF"; _sp_text = "0x357DCE"; _sp_slider = "0x357DCE"; _sp_track = "0xFFFFFF"; _sp_border = "0xFFFFFF"; _sp_loader = "0x8EC2F4"; speaker();